Helen Sanders——《TMI中国》编辑暨Asymmetric Solutions Ltd 董事
(赞助机构:SunGard )
2008年末及2009年初,中国的十家领先企业应邀就其财资管理策略及操作接受问卷调查。目的是要归纳成一份报告——《中国财资管理基准分析》,对中国财资管理部门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并与国际同行进行比较。为此,该报告引用了另一项针对欧美企业财资业务的同类研究项目——《司库工作基准分析》的调查结果。《中国财资管理基准分析》和《司库工作基准分析》两项研究均由SunGard 委托Asymmetric Solutions Ltd负责进行。
《中国财资管理基准分析》研究项目涉及面很广,包括:财资管理架构、资金管理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债务及投资、未来计划。本文拟概述部分研究结果,报告全文可向Asymmetric Solutions或SunGard索取,联系方式见本文末尾。
1. 财资管理职责
图1显示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在财资管理业务组织方面的情况比较。
中国企业的财资管理职责与国际同行大体上相似,资金、风险及融资均为核心业务。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贸易融资常常由财务部门管理。在支付和收账方面,中国企业的财务部门所起的作用也大得多,而对外国企业来说,这两方面的工作要么由业务部门负责,要么由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集中化管理仍很欠缺。承担收付职责的中国企业财务主管比很多外国同行有较大优势,因后者的收付职责常常是分割的,其实施统一业务流程和技术难度较大,实现跨业务可见性也不容易。 [[[PAGE]]]
2. 财资管理集中化
中国企业的财资管理与欧美同行相比,处于发展较早期阶段,企业大体上以本地业务为主。这使得中国企业的财资管理与国际同行相比,有两大特征:
• 外国企业采用的是财资管理集中化结构或区域中心结构,而中国企业中很大比例采用的是分散化管理结构(占调查样本的30%)。我们认为,考虑到本研究项目涉及企业的规模及复杂程度,本调查样本的比例应比整体市场低。
• 虽然采用分散化财资管理的企业占比例较大,以往主要以本地业务为主使得采用单一全球财资中心的企业占比例相比外国企业也较大(占调查样本的60%)。不过,这些企业财务部门管理的国际业务覆盖范围和币种数量比很多海外企业小。随着中国企业向海外扩张,对财资业务的影响须审慎管理,以确保现金流的可见度及对现金流的管控不分散。在有些情况下,这需要建立区域财资中心以及集中化财资管理部门。
然而,集中化是很多企业的优先考虑事项,尤其是中国企业。基于前文调查结果,我们预计中国企业财资业务分散化管理所占比例一般比外国企业高,尤其在资金管理、收付管理方面。这些领域历来是最难集中化的领域,如图2 所示,世界其他地方也很少企业做到完全集中化。不过,除财务工作外,中国企业已开始考虑应付款及应收款管理集中化,不管是作为财务工作的一部分,还是在单独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内。
3. 财资管理技术
在财资管理技术,尤其是财资管理系统(TMS)的使用方面,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之间明显不同。大型外国企业中,90%以上利用财资管理系统(或企业资源计 划系统)进行财资管理,而《中国财资管理基准分析》调查样本中,只有20%的企业使用财资管理系统。除了查询资金管理及风险方面的资讯外,表示使用企业资 源计划系统的企业通常在财资管理上不使用该系统。虽然 90%的受调查企业表示他们使用银行提供的系统,50%的企业仍以人工处理对银行的付款(见图5)。
图5 还显示,大多数财资业务操作属于人工操作,或采用报表形式。这一点在现金流预测(90%的企业以人工操作,或采用报表形式)、查信用额(100%)和银行结单对账(100%)等方面尤其令人关注。随着全球企业寻求加强管控,管理流动性及控制风险,这些方面缺乏自动化和可审核性值得注意。
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总要使用一些报表,所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常在记录与处理交易、估值与控制等重要工作中使用报表,而其他地区的大型企业通常只限于在报告及分析时使用。使用报表在数据控制、职责划分、计算准确性、可审核性和部门内知识共享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在中国,董事会报告和风险管理报告目前由财务主管以人工完成。由于中国的财务主管们日益重视财资管理的自动化和操作效率,将编制管理层及风险管理报告自动化应当优先考虑。使用报表和其他人工方式编制这类报告不仅容易出错,还要耗费大量时间。这些报告是企业高管进行决策的依据,也是构成分析师、股东及高管信心的基础,因此必须准确、系统及完整,利用财资管理系统编制这类报告则可加强报告的准确性、系统性及完整性。
以往中国企业使用财资管理系统严重不足的现象背后似乎有各种原因,而财务主管现在应设法采用这些工具也有各种理由:
• 由于这些企业以往主要在本地环境下运营,财资及资金管理需要较为简单,而随着很多企业运营的国际化,风险及资金管理的要求变得更复杂及先进;
• 财政上的宽松增加了中国企业在资金及财资管理方面的机遇,使较先进的管理工具变得必不可少;
• 提供专业财资管理系统应用服务的企业以往未在华积极推广其解决方案,或将其解决方案作出调整以适应本地需求,而由于SunGard等优质服务提供商现已在华建立了完善的业务,他们的解决方案也获得市场认可,中国企业现在有机会采用新流程和新技术。
确实,《中国财资管理基准分析》调查样本中,有一家企业最近已购买了财资管理系统,其余企业也在设法购买。中国企业比外国同行稍晚购买专业技术未必是今后发展的障碍。很多北美和欧洲企业拥有的旧系统和采用的旧流程难于升级,因此未必总是能利用对他们业务有利的工具。中国企业在旧软件及旧流程方面问题较少,因而在采用最佳技术和优化业务流程方面处于有利地位,有潜力超越他们的国际同行。
4. 银行关系
海外扩张比欧美同行晚的另一个结果是,中国企业的资金管理银行关系较少。例如,只有一、两家资金管理银行关系的中国企业占40%,外国企业占5%,而欧美企业有10家以上(常常更多)银行关系的比例很高(45%),中国企业只有20%。
在欧美,75%的企业表示,他们的目标是精简银行关系,尽管少数几家大企业打算在全球只使用一家资金管理银行。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意图减少或增加银行关系的比例相当,各为40%。
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往来银行为中资银行,随着企业“走出去”,这一情况正在改变,与在海外相关地区提供服务的国际银行建立业务关系的企业越来越多。
接受调查的中国企业对其银行在哪些方面能为其增值,在哪些方面需改进有明确的看法。提及较多的例子包括:
一家企业视为优点的,对另外一家企业来说可能是缺点,这种情况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难免会出现!
5. 资金管理技术
中国的企业财务主管尚未实施很多国际同行采用的一些资金管理及集中化技术,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有雄心勃勃的计划,尤其在资金合流及内部银行方面。很多人将现金流预测列为重点,已运用或计划运用现金流预测来支持流动性管理的占90%,相比国际同行的95%。有趣的是,他们还寻求在他们的国际业务中实施名义资金归集等不适用于国内的技术。同样,占很大比例的企业寻求实施内部银行来支持他们的资金管理集中化。 财资管理技术将是引入先进资金管理方法必不可少的促进因素。
现金流预测被视为中国企业财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前所述,在多数情况下,这项工作是以人工操作,或采用报表方式,因而很费时。
提高现金流预测准确性是全球企业面对的难题,在需要从不同地点和系统汇集数据的情况下,难度更大。虽然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财务部门以人工或用报表来编制预测,预测准确度却比外国同行高,这主要是因为本地业务量所占比例大于国际业务量,且作为预测资料来源的内部系统较少。
然而,妨碍预测质量的因素中外企业各不相同。例如,北美和欧洲的企业认为信息质量是主要因素,现金流信息的变化无常却是中国企业的最大问题,其次为数据量不足。[[[PAGE]]]
6. 外汇风险管理
接受《中国财资管理基准分析》调查的企业有各种货币管理需求,从单纯本币管理到涉及十多种货币的复杂的外汇管理。除人民币以外,这些企业中大多数管理三、四种货币。这比大多数外国跨国企业要少(在欧洲等单一地区经营的除外),因此,我们预计中国企业的外汇管理需求不会太复杂。而且,目前中国不允许外汇衍生品交易,外汇对冲一般较为简单。
7.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属于风险管理领域,在中国的财资管理工作中,这方面可改善空间最大。虽然全球企业在计算和监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方面还有很长路要走,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交易对手风险重要性的认知已大大提高。雷曼的倒闭和一系列政府救援行动说明,没有银行“大得不能倒闭”,因而所有企业财务主管都需要检讨和管理其每一个交易对手的风险。
中国企业的财务部门监控信用风险所采用的方法与国际同行相似。在财资管理基准分析调查样本中,85%的北美和欧洲企业财务部门承担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职责,而中国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50%。在设定和监控信用额的企业,信用评级通常被用于设定信用额,虽然20%的企业同时使用信用评级和其他考虑因素,例如,与特定银行的关系。这与外国企业大体上一致。
很少企业财务部门具备足够信用分析资源,以便就交易对手资信度做出明智决策,因此,我们预期,根据外部评级设定信用额的财务部门所占的比例会增加。
8. 2008年取得的成绩
接受调查者被要求列出过去12个月其公司财资部门取得的最大成绩,回答多种多样。提及最多的是资金管理(包括资金归集,占60%)和融资(占30%)。财资管理集中化和降低成本也是2008年完成的重要工作。
[[[PAGE]]]
9. 2009年主要工作
2009 年下半年,全球企业财务主管面对流动性紧缩、商品价格与汇率及利率波动、营业收入压力,以及对成本管理更加关注的挑战。虽然占40%的企业财务主管不知道根据市场情况发展,2009年他们的主要工作会是什么,多数预期,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效率,将是最重要工作。提高经营效率不仅影响流动性,还直接影响每股盈利。在疲弱及动荡的经济环境中,提高经营效率比削减成本措施、剥离业务或增加营收对增加流动性更有效:降低1%营业开支比增加1%营业收入释放更多资金。
全球经济陷入困境是世界各地所有企业财务主管关注的问题,上图中中国企业财务主管列出的主要挑战也在全球引起共鸣。他们尤其担忧的是,如何在危机期间确保获得融资,最小化市场波动影响。图9也显示,财务主管的任务是要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释放营运资本,增加流动性,进而提高每股盈利。
针对这些挑战,没有容易的解决方案,但引入合适的技术和业务流程会发挥很大作用。制定针对各种财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也应作为重点,使这些政策符合企业的整体风险胃纳。
资金管理(包括资金合流)是企业财务主管应当重点考虑的另一项工作,以便提高集团现金流的可见度和管控力度。
结语
• 中国企业的财资管理方法很专业,职责范围广,管控力度大;
• 由于企业变得日益复杂,国际业务覆盖不断扩大,财务部门人员编制未变,承担的职责却越来越多,也就是所谓的“少花钱多办事”;
• 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企业的财务主管目前对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管理关注较少;
• 资金及流动性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并为提高效益和改善营运资本带来很大机遇;
• 现今,缺乏技术和自动化是中国财务主管们面对的最大障碍。随着企业改革财资管理流程,引入现代财资管理技术,这一弱点会得到改善。